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为何纷纷逆“势”投资中国市场?
时间:2019-09-20 06: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营商环境有强大吸引力 “不植根于中国,就很难了解这个市场巨大的潜力。法雷奥已经植根中国20多年,我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法雷奥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雅克·阿申布瓦向记者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跨国零部件巨头布局中国市场的心声。当前,法雷奥在中国拥有34个生产基地、14个研发中心、近两万名员工。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发展迅速,环境越来越好。国家高度重视吸引外资,各级政府都在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我国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特别是今年《外商投资法》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即将出炉,形成了巨大利好。《外商投资法》的要点:一是明确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把外资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成果通过立法予以巩固;二是着力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设立了专门的章节规范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制度,从法律层面为各级政府和机构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也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三是规范对象限定为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行为,不再规范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活动等内容。 当前,许多跨国零部件巨头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特别是研发中心的设立,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面向中国及周边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成果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中国申请专利,享受中国法律的保护。这也是公平竞争环境下其维护行业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地位的需要。 “法律法规健全,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给外商投资一颗‘定心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外商投资法》提出要加强外商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有关机构正在努力推进《专利法》和《商标法》修订进程,努力打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对跨国零部件巨头是个显著利好。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各地也在积极行动。今年5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贯彻实施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这是国内地方层面首部贯彻实施《外商投资法》的决定,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第四条提出,上海市积极争取国家设立特殊经济区域或者实行外商投资试验性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开放。上海是外商投资的高地之一,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落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7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88家,吸引外资研发中心441家,其中亚太区以上高等级研发中心有65家,包括博世集团、大陆i集团、霍尼韦尔的研发中心。今年上半年,上海吸引合同外资228.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0亿元),实到外资9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和13.9%。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131家;实际使用外资为人民币4783.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6月实际使用外资为人民币1092.7亿元,同比增长8.5%。同期,外商投资呈现出加快向高技术产业聚集的显著特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4.3%,占比达28.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为人民币502.8亿元,同比增长13.4%。这也反映了汽车包括零部件行业吸引外资的现实情况。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大的吸引力。随着《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政策落实,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投资布局中国市场,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