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车企业绩分化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下滑(2)
时间:2019-09-04 07: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近日,海马汽车宣布投资成立青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业务,重点打造海马可变电动平台、深蓝混合动力平台等。海马汽车方面提到,从2020年开始,L3级自动驾驶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深度混合动力汽车(HEV),以及景柱与钟志华院士合作的全新可变平台电动汽车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等车型将相继投放市场。 据了解,小康股份已完成新能源汽车业务技术、产品、制造和营销的高标准、高质量产业链闭环布局。公司首款高端新电动产品SF5将于2019年内实现量产销售,同时还将量产大众型电动汽车E3、经济型电动汽车E1。不过,新能源业务并非给每家企业都带来了扭转业绩的作用。就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发生变动的原因,小康股份在公告中解释为“受2019年1~6月整车与发动机销量同比下降的影响以及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投入的影响所致”。 此外,记者注意到,受到行业等众多因素影响,力帆股份近年在乘用车以及新能源领域的产销数据并不可观。数据显示,2019年7月,力帆股份销售新能源汽车187辆,同比下降71.49%,1~7月累计销售1444辆,同比下降62.50%。 力帆股份方面表示,汽车和摩托车都是力帆的主业,但在不同时期重心会有所调整。将业务重心调整到摩托车是力帆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顺应市场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的决定。有业内分析人士向记者直言,力帆股份在转型乘用车、新能源领域受挫以后,再重新优先发展原有的摩托车业务是不得已的选择。 年内新能源销量首次下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个新能源市场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补贴退坡后,企业难以有效应对成本压力。 随着补贴退坡等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上述4S店销售人士王先生直言,7~8月新能源汽车“不太好”,接受程度依然不高。 此外,4S店销售人士梁先生(化名)直言:“现在市面上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新能源的销量走向一直与政策走向紧密相关,虽然车企表现很踊跃,但尝试新能源车的个体消费者并不算多。 6月25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过渡期正式结束,2020年补贴也将全面退坡。此外,配套设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担忧等问题也阻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8年,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施召回,涉及33个车型的12.14万缺陷车辆,缺陷原因主要为电控、机械、电器及电池系统故障。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记者分析:“在夏季持续高温环境下,电池漏液、电池高温以及过度充电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汽车自燃。”据丰田汽车对电池事故的风险因子分析,事故原因主要为过充、外短路、碰撞以及内短路。除了动力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使用环节的不当操作。 此前,中汽协也对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进行多次调整,从2018年底的160万辆,提高预测至170万辆,随后调至150万辆。 不过,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不少企业依旧保持信心。海马汽车方面提到,尽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已是大势所趋,但其他政策,如限行限购、环保加严、双积分政策等不会消失,加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产业发展、充电环境逐渐成熟,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会快速发展。 除了传统车企以外,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压力或许更大。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达9596辆,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位列第一。但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暂无一家销量过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个新能源市场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补贴退坡后,企业难以有效应对成本压力。此外,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较为有限,特别是随着油价的下跌,传统汽车的竞争力也有所增强,对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销量造成了一定压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