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见实效:“融资”不再是迈不过的坎儿(2)
时间:2019-07-21 04: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过去几年,由于实体经济面临较大转型压力,企业贷款违约情况增多,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考核标准日益趋紧,且贷款实行终生追责制。一旦发生不良贷款,业务员、信贷审批员、高管都会受到严厉处罚。因此,业务人员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自然会极大提升放贷“门槛”,很多小微企业都被拒在融资“大门”之外。 机制建设是推动“敢贷、愿贷”文化的基础保障。聚焦于制度建设,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从管理制度、经营政策、财政政策三方面切入,落实尽职免责机制以实现“敢贷”,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愿贷”。 以招商银行为例,化解客户经理在服务小微企业时的“惜贷”“恐贷”心理,该行设定了小微贷款不良容忍度目标,对于在容忍度范围内的,即视为满足经营机构相应业务品种容忍度,可免于管理问责。该行规定,信贷相关岗位人员如已按照相关要求履行了相应岗位职责,且未出现道德风险、未发生内外部案件及重大违规等行为,即认定为已尽职,不良贷款问责时可免于处罚。 尽职免责制度已经在小微业务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浙商银行披露,该行在2016年至2018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1291笔中,免于问责83笔,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总笔数的6.43%;减轻问责143笔,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总笔数的11.08%。 在考核激励方面,招商银行规定,对2019年全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在贷款存续期内进行净利息收入和考核利润补贴,同时提高对分行小微业务开展情况考核分值和权重,并在年度条线荣誉表彰中设置普惠金融专门奖项。 《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敢贷、愿贷”的激励约束机制框架已经建立,下一步在具体操作方面,银行还将结合实践进一步明确信贷业务职责边界并优化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形成长效机制。 借力科技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 过去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存在“畏贷”心理,根源之一在于对小微客户的风险识别难以把控。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普遍加大科技对风控技术的赋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估测风险的精确度,从而有效提振了基层机构拓展小微业务的信心。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多家银行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探索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和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如招商银行,为破解小微风险识别的难题,该行引入了包括个人及企业征信信息、工商信息、法院执行信息等公信力信息在内的大量内外部数据,同时基于数据持续优化完善评分模型、决策引擎策略等量化分析工具,目前已建立起一套以数据驱动为主导的小微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以金融科技力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建行惠懂你”APP是一项成功实践。建行加强对小微企业在银行内部数据和外部公共信息的互联和整合,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数据手段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正面清单”,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推动批量精准获客。丰富的数据采集与高效的数据加工,建行服务小微企业质效得以大幅提升。 未来,在大数据分析、生物认证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银行将大大减少在小微企业客户信息采集、调查、验证等方面的人工投入,全方位提升风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