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时间:2019-07-09 19: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导语】在经历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去年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进入了需求趋于稳定、产业回归市场的成熟期。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竞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叠加,正在促使汽车产业离开温室,回归市场竞争,助推了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中国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随着新能源、5G、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搭载汽车,加速了产品迭代更新,促使汽车产业出现像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一样的颠覆性变革。
张夕勇 在经历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去年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进入了需求趋于稳定、产业回归市场的成熟期。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竞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叠加,正在促使汽车产业离开温室,回归市场竞争,助推了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中国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随着新能源、5G、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搭载汽车,加速了产品迭代更新,促使汽车产业出现像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一样的颠覆性变革。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大战略,应该坚定不移;新能源汽车技术要以纯电路线为主,差异化侧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能源安全和节能环保形势,降低污染排放,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汽车强国的根本途径。从全球来说,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西方国家和汽车制造商的共同战略选择。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超过60%。政府支持力度大,企业加大新产品和产业化投入,行业协同效率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主因。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燃油汽车将会逐步过渡到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成熟,更适合轻型车辆大范围推广。中国已经迅速实现了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突破,形成了先发优势,实现了技术积累和成本降低,成功引领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潮流。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燃油汽车节能化的过渡产品,由于成熟的节油技术、超长续航能力、燃油能源的易获取等可见优势,将在汽车市场中长期占据重要位置。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节能效率高、加氢速度快、噪音低、无污染物排出等优点,但目前受制于氢能储运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瓶颈,适合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大型客车、重型载重车等大功率、长距离固定路线场景中使用,普及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传统汽车还能不能发展 下一步,传统汽车主攻方向是节能减排,将研发更多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燃油汽车。 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共识。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各国已经就降低二氧化碳甚至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达成共识。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汽车业的节能减排成为各个国家都在共同努力的方向。随后,各主要国家相继发布降低油耗和禁售燃油车规划时间表。在此背景下,各大车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达成油耗目标,更多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搭载燃油机的汽车将被研发并进入消费市场。 从市场发展进程来看,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比例预计将达40%-50%,半数以上汽车的动力系统仍以内燃机为主。按照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预测,到2050年,名义上的传统燃油汽车将退出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到85%,但同时仍有15%为混合动力和燃气汽车,新能源汽车与内燃机汽车将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 从技术角度来看,内燃机在热效率提升、污染物控制以及NVH等方面仍然有较大潜力可以开发。中国与欧洲正在对接研发可满足未来欧七排放标准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使几乎所有氮氧化物排放物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作用后,迅速转化为清洁气体,达到低碳以及氮氧化物的准零排放。因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传统动力的革新与改造不应被忽视。 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企业生存并且持续发展无非就是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三个竞争战略的运用。在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需求趋于稳定、产业回归市场”的崭新成熟期。国内汽车产业正在逐渐摆脱对政策的依赖,进入“野生丛林”充分竞争。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市场、产品、需求”这条竞争主线,倾听市场声音,打造产品竞争力,最终满足用户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