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走出去高峰论坛】晨哨集团罗小军: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发展情况
时间:2019-06-22 16: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osi 点击:次
大家好,我是晨哨集团联合创始人罗小军! 我们首先看一下2017年前面10个月中资汽车产业海外并购,呈现的总量特征:稳步上升。控制这样一个结果很不容易,我们知道今年前10个月整个中国的投资下降40%,17年尽管国内的监管环境变化了,全球的宏观和政策环境都变化了,汽车产业并没有受到影响,还是平稳增长的趋势。 中资汽车产业海外并购交易案例,大家看一下。 标的特征,新能源收购独占鳌头,目的地没有什么悬念的,以欧洲为主,北美洲,热门的目的地国,从宗数来看,最初发生在德国,然后是美国,然后是日本,然后是其他一些国家,随着我们“一带一路”的推进,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可能会发生更多一些,主流的方向应该还是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技术获得渠道,海外会发生在德国、日本、美国这些国家。 这是前面10个月收购标的情况,新能源收购占40%左右,轻量化相当于轻材料的应用,轻量化26.09%,安全化13.04%,智能化17.39%,新能化39.13%。 这是交易规模,以中型交易为主,在1千万到10亿美元之间,我们看到海外的朋友,中国企业去收购海外的汽车标的,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看到两方面的特征,汽车“走出去”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贸易;一种是投资,分利率投资和并购投资。买方特征:向上生长。今天到场的中国汽车企业的名单,看到两种方向,一种是向上生产,一种是向下生长的,没有什么优劣或者长短,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向上生长的企业才能引领未来。 浙江的零部件企业,也有少数的整车企业,浙江省排第一,然后就是上海,上海基本上是以国有和合资为主,民营企业属于初创型的企业,从区域来看,先看到上海,然后是其他一些地方,重庆特别值得关注,从研发到电池,一个企业向上生长向下生长和企业领袖的眼光有关系。 海外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监管,主要是针对有政府背景的,或者是资金来源,或者股权融资,都有政府背景或者国企背景的,按照美国的过往修改相关的法律历史来看,肯定会通过,将来民营企业会成为收购的主流。基础我们这种逻辑,在座的很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合资以后,把外资请出去,然后到国外收购,跳出中国的市场格局走向全世界,这其中的策略,包括上海企业,包括浙江企业,还有更多的二三线的企业,还没有走出去。 为什么说向上生长向下生长,没有打破这个格局只能往下生长。这是上市公司的情况,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券商,上市公司的收购占整个汽车企业将近80%,主要是上交所,深交所比较少,也有在境外上市的。容易找到利益共同方一起开拓海外的市场。 分享一下这个案例,讲一个简单的信息,平时大家不一定十分关注的信息,王总是70年出生的,40多岁,93年毕业于杭州美术学院,接手了父亲的事业,做零部件,给人的印象比较低端,靠价格竞争,他是怎么成长的?胸怀、格局,我们在座很多企业做那么多年都是往下生长,没有往上生长。 几个关键的环节,99年他利用合资的机会把自己卖给别人,获得一个国际化的视野,并且把这个公司做到1.2亿,04年设立了均胜投资集团,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因为之前体量很小,通过借壳上市,成为汽车电子,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还包括安全领域,还包括做一些工业机器人配套的工艺,成为这样的企业,而且海外的营收占整个营收的60%以上。看了这么多企业,对向下走的企业应该好好的借鉴,你可能觉得没有钱,他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还有全球化的发展。 这是吉利的,我不多讲了,到沃尔沃,到飞行汽车,到奔驰,从当年的穷小子娶了富家小姐,吉利抓住这个机会,特别是品牌方面,技术方面的的跃进,17年的目标说是100万辆,去年的营收超过573亿,这是一家非常有视野,能够看到方向的企业,看到很多合资国有的企业,他走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简单分享几个现象,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加速分化,美国是17.8%,中国动力汇聚全球,这不是空话,中国企业有机会。“一带一路”广阔的非洲各个国家,亚非拉国家,加速中国产能的分化,你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未来5年见分晓。 有些企业忙着产能输出,有些企业搞安全轻量化,或者飞行的方向,这是不同的方向,很多企业都在做,但是肯定有一个侧重点,当你忙着往拉美输出产能,卖低端车,有些人忙着开拓高端的渠道,这就是差距,你忙于技术升级,他们精于做好产品,你忙于做好产品,他们善于借力资本;埋头造车,产融并发。你在忙于过好当下,他在布局抓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经济新方位:汽车家电手机 迎来新的商机
- 下一篇:你知道你的车属于哪个汽车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