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现在有钱也买不到,只能带上合同去催上游供货商。”汽车导航电子供应商黄石北斗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马刚对《中国汽车报》记者所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前部分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缺芯”现状的真实写照。
1月29日,三星电子发布警告称,为满足汽车芯片告急的需求,很多芯片代工厂均已进入满负荷运转,下一步甚至可能会影响智能手机等芯片的交付。“由此可见,在有限的芯片产能面前,汽车芯片紧缺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缓解。”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愈演愈烈的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推动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
■“缺芯”缺到什么程度?
芯片短缺的情况正在蔓延,首先接触芯片的零部件企业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刻。
“上周还能买到芯片,这周就没有了,芯片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供应就紧张,去年12月份以来进入短缺阶段,只能以每周作为一个周期,有芯片则开工,没有芯片则停工,目前一月份统计还没出,估计将影响产量数万套。”对此,马刚很无奈地表示,一般情况下高精地图大多采用的是22纳米的芯片,但是如今随着汽车智能化快速进化,要兼容5G联网信号的话,就需要14纳米甚至更高制程(生产工艺)的芯片,目前基本依赖进口,而这正是国内的短板。
“我们虽然现在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还能坚持生产,但下个月就不知道芯片是否能保证供应,芯片实在太紧张了,高价都很难买到。”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工程师向记者表示,为智能网联、智能座舱配套的进口芯片非常短缺,而国内至今不能生产令人遗憾。
不仅是零部件企业,贸易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不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没办法,我们作为贸易中间商也拿不到货。”从事芯片进口贸易的深圳西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罗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车企、零部件企业大量停产,再加上道路管控运输困难,芯片库存一度积压。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不仅库存一扫而空,而且每天催货的电话越来越多,需求和订单感觉一下翻了很多倍,原本正常情况下三四个月的供货周期估计要半年以上了。“我知道国内有些企业已经停产了。”他说。
在零部件企业的下游,整车企业也受到波及,而整车是否会涨价备受关注。“以前每年年初,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会就供应价格进行谈判,汽车制造商通常希望降价2%至3%左右,但是今年估计没戏了。”国内某车企采购部门主管苏先生说,今年芯片短缺,价格上涨速度超过往年,有的芯片一年内已经连续涨价三次以上,个别型号甚至价格已经翻番。这些因素,估计会在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企业中引发连锁反应。“但是如果不是价格浮动太多,整车企业首先会自己想办法消化价格波动的不利因素,无论从市场还是品牌角度,一般整车企业不会随意涨价。”他表示。
■企业如何度难关?
面对“缺芯”的现状,国内企业大多都在想方设法积极应对。
“我们正在考虑,如果实在采购不到芯片、又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将产品倒退一代,在尽可能不降低性能的情况下,部分修改设计,但这也需要一个验证周期。所以,要么停工等待,要么重新选择替代产品进行设计,但同样需要时间,没有芯片的情况下,马上解决是不现实的。也许,熬过上半年就好了。”马刚坦言,企业对此感到很矛盾,产品如果倒退,销路肯定受影响。
“车规级芯片要求严苛,这个大家都知道,即使修改设计,也需要时间,但是这两年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很快,产品技术后退是没有市场的,一方面只能千方百计采购芯片,另一方面实在缺乏芯片之时,考虑拓展思路,先生产其他产品,尽可能不停工。”航盛电子上述工程师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之前有的零部件企业可能有一定库存,但这几年由于产品订单较多,生产节奏快,产品基本下线就要运到整车厂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零部件企业没法储备库存,即使有少量库存,也在这段时间消耗殆尽。同时,虽然企业在具体应对方法上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但是一致认为,应加快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加速自主芯片替代的过程。
登录后评论